统计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一季度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 2018.04.25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安排,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步伐,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三农”工作全面展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8年一季度农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8亿元,同比增长4.1%(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14.58亿元,增长8.8%;林业产值4.57亿元,下降9.7%;牧业产值36.24亿元,增长3.1%;渔业产值0.14亿元,增长9.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9亿元,增长8.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7亿元,增长4.5%。第一产业增加值29.25亿元,增长4.3%。

一、一季度农业生产情况

(一)蔬菜生产增长较快。春耕生产平稳开局,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对蔬菜种植的品种、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全市蔬菜面积9650公顷,较上年增长3.4%,蔬菜产量37.4万吨,增长6.1%。其中食用菌47007吨,同比增长9.3%。

(二)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生猪存栏150.4万头,同比增长5.9%,出栏66.9万头,同比增长5.0%;牛存栏21.8万头,同比下降2.8%,牛出栏5.2万头,同比增长0.3%;羊存栏83.6万只,同比增长2.7%,羊出栏34.4万只,同比增长3.0%;活家禽存栏4173.1万只,同比增长3.5%,出栏1658.9万只,同比增长2.8%。猪肉产量4.9万吨,同比增长4.8%;牛肉产量0.8万吨,同比下降0.6%;羊肉产量0.5万吨,同比增长3.4%;禽肉产量2.4万吨,同比增长1.8%;禽蛋产量13.4万吨,同比增长5.4%;生牛奶产量5.5万吨,同比下降13.8%。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受区位、资源优势、传统农业的影响,农业产业转型步伐不快,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龙头企业规模档次急需提升。  

(二)农业生产制约因素较多。不利气候、基础设施老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信息不畅、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等方面的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历史欠账多,相对薄弱的状况仍未改变,尤其是交通、水利建设相对滞后,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四)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随着惠农政策和民生工程的实施,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形势稳定,但是养殖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生猪养殖持续在高位运行,生猪存栏持续增加,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降,养猪已出现亏损,小规模养殖及散户养殖积极性受损。

三、做好今后农业农村统计工作的建议

(一)加快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引进规模种植、养殖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切实提高惠农政策的针对性,因地制宜调整农资补助方法、手段,着力提高惠农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有关部门,作好种植、养殖各行业的行情、疫情等方面的监测预警,提高其防控风险的能力。

(三)加大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四)加大农资市场管控力度。各涉农部门要切实强化惠农服务措施的落实,加大对农用物资的调用、储备和信贷资金的发放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物资调运通畅,储备供应充足,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大对农资批发市场和乡村农资集散地的监管力度,保证种子、化肥、农药等重点物资质量,杜绝经营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等损害农民利益和行为。